小说迷

分节阅读 51(第1/2页)

《调教大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迷xiaoshuom.com

挤到张惟功身边来,长揖致礼,口中道:“在下给张同知大人请安。”

“免礼,两位想来是来照顾生意的。”

惟功搀扶起两人,声音中带着叫人愉快的语气,对两个青年商人笑道:“来上门的就是主顾,在这里我亦未曾穿官服,大家就是以商对商好了。”

“呵呵,大人真是豪言快语啊,在下李文昭,南京商人,做毛皮生意。”

“在下宋钱度,做的是丝绸和瓷器生意,也做一些布匹。”

两人自我介绍的时候,惟功笑眯眯的听着,待他们说完,他便立刻道:“宋兄是不是松江府上海县人,家里在蒙元时是海商”

“是的”宋钱度吃惊于张惟功的年幼,更加吃惊张惟功的博闻广知,呐呐道:“我家还是在南宋时就开始经商,蒙元时最兴盛,本朝国初时太祖高皇帝禁海,后来就转做丝绸北运,生意就马马虎虎,不能和祖上时比了。”

李文昭失笑道:“尊府一年最少几十万银子的大生意,居然只是马马虎虎吗”

宋钱度低了低头,但还是有点傲气的道:“祖上在元时,每年获得当在十万以上。”

“呃”

这个数字实在有点惊人,饶是李文昭是南京的富商子弟,也是很难想象,一个海商家族,一年获纯利十万两银以上是什么概念。

惟功看看两个南方商人,笑着道:“上海旧名华亭,宋时番商辐辏,宋廷就在上海设立提举司和榷场,蒙元时,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割华亭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

“大人真是博学。”

“在下今日长学识了。”

虽然宋钱度是上海人,家族是南宋到蒙元的海商世家,但对上海历史倒没有张惟功清楚,至于李文昭,也就只有瞠目结舌的份了。

“上海至京师三千八百里,至南都八百里,至苏州境八十里,多少商人贩运松江棉布至南都一带发卖,至淮泗、两湖,闽浙,利市不小,宋兄家族怎么在松江不做棉布生意,反而做起别的来了”

“正如大人所说,棉布乃松江特产,所以鄙处的人蜂拥而上做的人多了,就不如不做。”

“原来如此”

棉花在明初时种植面积还不大,到明朝万历年间,最广泛和最成功的种值区就是松江府,今上海地区和苏州一部份,面积广,土地和自然条件好,产量高,棉农熟悉,采摘和成品都有很完整的流程,除了松江,就属山东兖州种值棉花也最成功。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穿着的都是麻布,在唐宋时,冬天富人也不过盖蚕丝夹絮的被子,到此时,棉制品算是推广开来,棉花也成为松江府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棉花产生的各种布匹,也就获利颇丰。

利益高了,当然是蜂拥而起,做的人多了,竟争激烈,利润空间自然下降。

“不愧是几百年的商人世家,宋兄真是一语中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书包中文网】《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每月一亿游戏金》《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普趣阁】《又逢君》《大清话事人》《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穿进同人文怀了影帝的崽》《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异域纵横记明末第一强藩三国之蜀汉复兴猎明宣和画卷明末龙腾大唐西域少年行重生之朕即国家宗明天下五胡明月汉家日月回到明朝当太子医入白蛇大汉昌邑王三国云飞扬五代十国一儒生大明之帝国再起少女与枪与异界宦海风流大唐国妖乌衣天下樱花下的血刀三国之帝统天下千年军国从来没有的帝国贼三国混在蜀汉当皇帝汉室可兴大明小官人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异域人生大明至圣非洲帝国三流书童重生明末当皇帝大国崛起1857晋枭大明公侯江东幼虎